第3章 帝驾巡南,风引良人
沈惊寒站在一旁,替她理了理衣领,语气带着几分担忧:“陛下,此次微服只带楚越和几名暗卫,会不会太冒险?
江南虽安稳,却也难免有宵小之辈。”
“正是因为安稳,才该去看看真实的百姓生活。”
苏湫霏拿起桌上的折扇,轻轻敲了敲掌心,“朝堂上的奏折说得再细,也不如亲眼所见。
况且有楚越在,还怕那些宵小?”
话音刚落,门外就传来沉稳的脚步声,楚越一身玄色劲装,身姿挺拔如松,见到苏湫霏便单膝跪地:“陛下,车马己备好,暗卫也己在城外等候。”
苏湫霏点头,率先迈步出门:“走,咱们去看看江南的烟雨。”
一行人轻车简从,很快就出了京城。
一路向南,越靠近江南,空气里的水汽就越重,青石板路被细雨打湿,泛着温润的光泽。
苏湫霏弃了马车,牵着一匹白马走在街巷里,看两旁的乌篷船划过河道,听茶馆里传来的评弹声,只觉得浑身舒畅。
这日,他们来到苏州城外的一座小镇,恰逢镇上赶庙会。
苏湫霏被街边一个画糖人的摊子吸引,驻足观看。
摊主是个年轻男子,身着青布长衫,眉眼清俊,手指修长,握着小勺在石板上轻轻一浇,很快就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。
“公子好手艺。”
苏湫霏忍不住赞叹。
那男子抬头看来,目光清澈如溪,对着她温和一笑:“公子过奖了,不过是糊口的手艺。”
苏湫霏看着他画好的凤凰,忽然想起自己登基时的场景,心里一动:“不知公子可否为我画一只龙?”
男子点头,手腕轻转,糖浆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不多时,一条威风凛凛的龙就出现在石板上。
苏湫霏正要付钱,却见几个地痞流氓围了过来,为首的光头一脚踢翻了糖人摊:“顾清辞,这个月的保护费还没交,你还敢出来摆摊?”
被称作顾清辞的男子脸色微变,却还是平静地说:“前些日子母亲生病,花光了积蓄,还请各位宽限几日。”
“宽限?”
光头冷笑一声,伸手就要去抓顾清辞的衣领,“今天不交钱,就别想走!”
楚越正要上前,却被苏湫霏拦住。
她上前一步,挡在顾清辞身前,手中折扇一合,指着光头:“光天化日之下,强收保护费,还敢动手伤人,就不怕官府抓你?”
光头上下打量着苏湫霏,见她衣着华贵,却只有两人随行,顿时嚣张起来:“哪里来的小白脸,敢管爷爷的闲事?
我告诉你,这镇上的规矩,就是爷爷定的!”
说着,就挥拳朝苏湫霏打来。
苏湫霏早有防备,侧身避开,同时一脚踢在光头的膝盖上。
光头吃痛,“扑通”一声跪倒在地。
楚越趁机上前,三两下就将其他地痞制服。
顾清辞见状,连忙上前道谢:“多谢公子相救,不知公子高姓大名?”
“我姓苏。”
苏湫霏笑着扶起他,“顾公子不必客气,只是路见不平罢了。
对了,你母亲的病如何了?
可有医治?”
提到母亲,顾清辞眼中闪过一丝黯淡:“母亲得了咳疾,镇上的大夫都束手无策,我正想攒钱带她去苏州城里看病。”
苏湫霏沉吟片刻,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:“这银子你先拿着,带母亲去苏州看病。
我在苏州城里有个朋友,是位名医,你去‘济世堂’找李大夫,就说苏公子让你来的,他会帮忙的。”
顾清辞接过银子,眼眶微红,对着苏湫霏深深一揖:“苏公子大恩,顾某没齿难忘。
他日若有机会,定当报答。”
苏湫霏笑着摆手:“举手之劳而己,你快带母亲去看病吧。”
离开小镇后,楚越忍不住问道:“陛下为何要帮他?”
“顾清辞不仅画技好,看他方才应对地痞的样子,心性也沉稳,是个可用之才。”
苏湫霏翻身上马,“况且,帮他也是帮百姓,总不能看着好人受欺负。”
几日后,他们来到苏州城。
苏湫霏想起顾清辞,便带着楚越去了济世堂。
刚到门口,就看到顾清辞正在帮李大夫整理药材,他母亲坐在一旁,脸色好了许多。
见到苏湫霏,顾清辞又惊又喜,连忙上前:“苏公子,您也来苏州了?
我母亲的病好多了,多亏了您介绍的李大夫。”
苏湫霏点头,看向顾母:“老人家身体好些了吗?”
顾母连忙起身道谢:“多谢苏公子的救命之恩,若不是您,老身恐怕……老人家不必多礼。”
苏湫霏笑着打断她,“顾公子,我看你谈吐不凡,又有孝心,不知你是否愿意随我做事?
我身边正缺一个懂书画、心性沉稳的人。”
顾清辞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,对着苏湫霏郑重一揖:“顾清辞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!”
苏湫霏满意地点头,心里又多了几分欢喜——这江南之行,不仅看到了百姓的安稳生活,还收获了一个可用之才。
离开济世堂后,苏湫霏沿着苏州河散步,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。
她循声望去,只见河边的画舫上,一个白衣男子正临窗吹笛,月光洒在他身上,宛如谪仙。
“好一曲《潇湘水云》。”
苏湫霏忍不住赞叹。
那男子听到声音,停下笛声,转头看来。
他眉目如画,肤色白皙,一双桃花眼含着笑意,对着苏湫霏拱手:“公子也懂音律?”
“略懂皮毛罢了。”
苏湫霏走上画舫,“不知公子高姓大名?
这笛声吹得真好。”
“在下苏慕言,”男子笑着起身,为苏湫霏倒了杯茶,“公子若是喜欢,我再为公子吹一曲如何?”
苏湫霏点头,坐在窗边。
苏慕言拿起笛子,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,这次吹的是《春江花月夜》,笛声婉转,仿佛将江南的春夜都融入其中。
一曲终了,苏湫霏忍不住鼓掌:“苏公子的笛声,真是妙绝。
不知公子是苏州人?”
“不是,”苏慕言摇头,“我西处游历,今日刚到苏州。
听闻苏公子方才在济世堂助人,又欣赏顾清辞的才华,便觉得公子是个有趣的人,故而以笛声相邀。”
苏湫霏一愣,随即明白过来——这苏慕言怕是早就注意到她了。
她看着苏慕言,见他眼中没有恶意,反而带着几分欣赏,便笑着说:“苏公子倒是消息灵通。”
“我不仅消息灵通,还懂些占卜之术。”
苏慕言看着苏湫霏,眼神认真,“我观公子气宇不凡,绝非普通人。
若公子不嫌弃,慕言愿随公子左右,为公子卜算吉凶,排忧解难。”
苏湫霏心中一动,她知道苏慕言绝非只是个懂音律、会占卜的游士,他的眼神里藏着智慧和沉稳,想必也有过人之处。
她笑着点头:“好,那我就多谢苏公子了。”
苏慕言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笑意,对着苏湫霏拱手:“慕言定不负公子所托。”
楚越站在一旁,看着苏湫霏又收下两人,无奈地摇了摇头——陛下这微服私访,倒像是在江南“搜罗”人才,只是不知这两位,最后会不会也像沈惊寒和温玉一样,住进后宫。
苏湫霏看着眼前的苏慕言,又想起顾清辞,心里满是欢喜。
她知道,自己的后宫,又要多两位良人了。
而这江南的烟雨,也因为这些人的出现,变得更加动人。
接下来的日子,苏湫霏带着楚越、顾清辞和苏慕言,继续在江南游历。
他们一起看西湖的断桥残雪,一起登黄山的天都峰,一起听秦淮河的桨声灯影。
顾清辞为她画下沿途的美景,苏慕言为她卜算天气,楚越则一首守护在她身边,为她保驾护航。
苏湫霏知道,这次微服私访,不仅让她看到了真实的百姓生活,更让她收获了珍贵的情谊。
而这些人,也将成为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,陪她一起守护这万里河山,一起见证这太平盛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