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台风眼窗外的狂风嘶吼着,像一头被激怒的巨兽,不断撞击着市法医中心的强化玻璃窗。
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,让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混沌的水幕之中。
今年最强的台风“海神”正肆无忌惮地蹂躏着这座沿海城市。中心内部却是一片死寂,
只有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,与外面的狂暴形成鲜明对比。法医陈默站在解剖台前,面无表情。
他四十岁上下,身材清瘦,戴着一副无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冷静,
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,直抵本质。他身上蓝色的手术服一尘不染,
与此刻环境的混乱格格不入。解剖台上,躺着一具年轻的男性尸体。初步信息显示,
他叫李哲,二十二岁,本市知名大学的大四学生。三小时前,
他的尸体在城郊一处废弃的化工厂仓库内被发现。“陈主任,
现场照片和初步勘察报告传过来了。”助手小林穿着同样的手术服,
但眼神里还带着一丝刚入职不久的紧张。她将一台平板电脑递到陈默面前。陈默接过平板,
手指快速滑动。照片拍得很清晰:废弃仓库,水泥地面布满灰尘,尸体仰面躺在中央,
周围散落着一些空酒瓶和烟头。死者衣着整齐,是一件价格不菲的潮牌卫衣和牛仔裤,
脚上的运动鞋也很干净。单从现场看,
像极了一场年轻人寻求刺激的“废墟探险”中发生的意外,或是因某种原因导致的猝死。
但陈默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。太“干净”了。一个废弃多年的仓库,地面灰尘厚重,
死者鞋底却相对干净,只有鞋面沾染了些许灰尘,这不符合常理。而且,
尸体被发现时姿态过于平整,像是被人刻意摆放过的。“开始吧。”陈默的声音低沉,
没有一丝波澜。他拿起解剖刀,银亮的刀锋在无影灯下反射出冰冷的光。
解剖过程严谨而细致。陈默的动作精准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
切开、分离、检查、记录……小林在一旁协助,同时用录音设备记录陈默的每一个发现。
“体表无明显开放性损伤。无防御性伤口。指甲缝内干净,未见皮屑或织物纤维。
”“颅骨无骨折。”“颈部……未见明显扼痕或索沟。
”一切似乎都在指向自然死亡或内部疾病突发。然而,当陈默检查到口腔时,
他的动作停住了。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撑开死者的嘴唇,用手电筒照射。“小林,你看这里。
”陈默示意。小林凑近,看到死者牙龈靠近牙齿根部的地方,有细微的、点状的出血点,
颜色暗红,非常不显眼。“这是……塔雕氏斑?”小林有些不确定地说。“没错。
”陈默点点头,“机械性窒息的一个非常隐蔽的征象。通常由柔软物体压迫口鼻所致,
比如枕头、衣物或者……人的手。”“窒息?”小林惊讶,“可是颈部没有痕迹啊!
”“这就是问题所在。”陈默的目光变得更加凝重,“凶手很聪明,或者说,很有经验。
他用了某种方法,没有在颈部留下典型痕迹,却导致了窒息。”解剖继续进行。
当胸腔被打开,内脏暴露出来时,更多的疑点浮现。死者的肺部有严重的水肿和气肿现象,
符合窒息死亡的特征。但最关键的发现,是在胃内容物里。
陈默提取了胃液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,准备送去做毒化检验。但他敏锐地注意到,
食物残渣中混有一丝极细微的、亮蓝色的絮状物,不像任何自然食物。“把这个单独标记,
重点检验成分。”陈默指示道。外部检查接近尾声时,陈默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死者的双手。
他抬起死者的右手,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指甲缝。之前粗略检查认为很干净,但此刻,
在指甲内侧最边缘的缝隙里,他借助强光和放大镜,
发现了一丁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、半透明的、类似胶质的残留物。“这不像皮肤的分泌物,
也不像常见的灰尘。”陈默小心翼翼地用微型刮勺将其刮取到证物袋中,“一并送检。
”解剖结束,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。台风依旧咆哮,但陈默的内心却比风暴更加汹涌。
这绝不是一场意外。一桩精心伪装的谋杀案,在他抽丝剥茧的检验下,
渐渐露出了狰狞的一角。2 消失的十分钟第二天上午,风势稍减,但雨水未停。
陈默带着初步的尸检报告来到了刑警队队长张成的办公室。张成是个老刑警,身材魁梧,
性格火爆,但经验丰富,与冷静如冰的陈默是多年的老搭档。“老陈,怎么样?
那学生小子真是意外?”张成递给陈默一杯浓茶,开门见山。陈默将报告放在桌上,
推了推眼镜:“他杀。机械性窒息,但手法很隐蔽。”张成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:“他杀?
有线索吗?”陈默将塔雕氏斑、肺部和胃内容物的发现详细说了一遍,
特别是那个亮蓝色絮状物和指甲缝里的胶质残留。“凶手极力避免留下明显痕迹,
并且可能对尸体进行过移动和摆布。发现尸体的仓库,大概率不是第一现场。
”张成猛地一拍桌子:“妈的!我就觉得不对劲!那帮小子说去探险,结果就他一个人死了?
同行的另外两个人呢?”“正在问话。”一个年轻刑警推门进来,“队长,陈主任。
和李哲一起去废弃工厂的另外两个学生带来了,在询问室。”询问室里,两个学生面色苍白,
惊魂未定。一个叫王磊,身材高大,是李哲的室友;另一个叫赵晓慧,长相清秀,
是李哲的女朋友。王磊的叙述和现场初步判断很吻合:三人是出于好奇,
在台风来临前去了那个废弃工厂“探险”。期间因为觉得闷热,李哲脱掉了外套。
后来他们分头在巨大的仓库里探索,大概分开有十几分钟,等王磊和赵晓慧汇合后,
就找不到李哲了。最后是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他躺在地上,怎么叫都没反应,他们吓坏了,
赶紧报警。“分开的十几分钟里,你们各自在做什么?”张成追问。
“我……我就在附近转转,拍拍照。”王磊眼神有些闪烁。赵晓慧则一直低着头,
小声啜泣:“我有点害怕,就在入口处等着,没敢往里走。”陈默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。
他注意到,当王磊描述发现李哲尸体时,赵晓慧的肩膀轻微地颤抖了一下,
手指紧紧绞在一起。而王磊在叙述“分头探索”时,语速明显加快,
并且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。“李哲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?或者有什么不寻常的表现?
”张成换了个方向。两个人都摇头表示没有。李哲家境优渥,性格开朗,
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,似乎没什么烦恼。询问暂时没有突破。
张成安排人继续跟进他们的社会关系。陈默则回到了法医中心,
他需要等待毒化检验和微量物证的分析结果。下午,
技术队的同事带来了一个关键信息:他们重新勘察了仓库,
并在仓库外不远处的一个垃圾堆里,发现了一件被雨水浸透的男士外套,经辨认,
正是李哲当天穿的那件。更重要的是,在外套的袖口内部,检测到了微量的氯仿残留。
“氯仿?”陈默精神一振。这是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,虽然现在医疗上已很少使用,
但在某些化工实验室或特定行业中仍能接触到。
凶手可能使用了浸泡过氯仿的织物比如手套或毛巾捂住李哲的口鼻,导致其迅速昏迷,
然后再用更隐蔽的方式致其窒息。这解释了为什么颈部没有明显痕迹,却出现了塔雕氏斑。
同时,微量物证实验室也传来了消息。那个亮蓝色的絮状物,
初步分析是一种特种工业擦拭布的纤维,常用于精密仪器或高级汽车的清洁保养,
表面含有硅油和某些特殊聚合物。而死者指甲缝里的胶质残留,
则是一种高强度、透明的工业用速干胶。“工业擦拭布……速干胶……”陈默盯着报告,
大脑飞速运转。这些都不是普通学生日常会接触到的东西。凶手的工作或生活环境,
一定与这些材料有关。就在这时,张成打来了电话,语气兴奋:“老陈!有重大发现!
我们调取了工厂周边唯一一个还能用的道路监控,虽然距离远画面模糊,但在案发时间段内,